GO
大數據下的城市 從巴塞隆納解決噪音的儀器說起

 

西班牙繁華的巴塞隆納市中心有一個寬闊的太陽門廣場(The Plaza del Sol),驟眼看是寧靜宜人之地,正如其名,這裡陽光明媚,是完美的休憩處。但問題是這個廣場太受歡迎,到此交朋結友聚會的年輕人絡繹不絶,直到深夜亦是如此,附近的商鋪會為這派對售賣披薩和啤酒。一名居民形容這裡彷佛在舉行「永恆的派對」。

 

附近居民過去20年在噪音下生活,這種情況難以容忍。透過歐盟的資助,巴塞隆納一所實驗室製作出低成本、容易使用的感應器,去測試空氣污染、噪音音量、濕度和溫度。當地多個家庭把感應器放在陽台,測量到晚間的音量超出100分貝,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訂立的標凖。居民以此為證,把數據交到市政府手上,尋求當局處理廣場噪音問題。

 

警方現在每到晚上11點,便開始呼籲人潮散去,原本在深夜出動清理垃圾的垃圾車,亦順延至早上,那些原本被人當成座椅的樓梯則加上盆栽和植物盒。

 

城市的未來

製作出這件小感應器的是巴塞隆納的微觀裝備實驗室(Fab Lab),Fab Lab目標讓人把新創意配以尖端科技,製造成不同的產品進行測試。Fab Lab在全球有約1200間工作室,互相可以在網上分享設計,意味一件在波士頓生產的產品,可以在深圳的實驗室複製。

 

「這不單純是一個科學性項目,而是一場政治行動。」運作實驗室的托馬斯‧迪茲(Tomas Diez)說。

 

他對於Fab Lab有更遠大的目標,希望把這實驗室成為載體,讓市民能夠做到自給自足,自行培植食物、3D立體列印所需產品,給予他們工具去應對城市化的種種問題。

 

他和其他科技人員、設計師和建築師,正落實一項名為「Fab City」的計劃,涵蓋中國、印度、歐美等地,希望未來30年在世界各地建立可持續、具生產力的城市。

 

這個目標或許被形容為過於理想,令人回想起工業革命前,人民在當地自行生產、製作、出售衣服和產品。但這對環境來說是一件好事,在全球化下,許多產品由中國透過大型輪船運到世界各地,而實驗室的出現,就可以由各地人民在當地生產所需產品。

 

迪茲說:「我們嘗試在社會上建立一個新的生產模式,創造新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,讓人們可以把他們的想法轉化成產品。」

 

在巴塞隆納的收集數據行動,是歐盟項目「Making Sense」其中一環,旨在賦權居民讓他們「自行數碼生產」,嘗試給予智慧城市的一種新思維,把控制權放在公民手上。

 

「我們希望結束由上而下的運作方式,從前往往是城市尋求企業協助興建基礎設施,然後假扮成智慧都市。」迪茲說。

 

他希望長此下去,能夠建立新型數碼經濟,讓人民自行擁有和管理自己的數據—他稱之為「公民為本設施」。

 

(20180613 BBC NEWS)

 

國家簡介

移民項目

教育制度

置產置業

投資創業